{{siteInfoList.info[5]}}
English | 暨大主页

{{item.name}}

  • {{commonList.title}}{{commonList.publishDate}}
跳转到 

地址:{{siteInfoList.info[4]}}

传真:{{siteInfoList.info[1]}}Email:{{siteInfoList.info[2]}}

Copyright © 2017 版权所有 {{siteInfoList.info[3]}}

{{item.title}}

  • /_s222/_t1549/main.psp
  • 020-85223480
  • omed@jnu.edu.cn
  •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
  • 中国 广州市 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医学院大楼5楼
  • 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第一届院领导
      • 第二届院领导
    • 学院办公室
    • 委员会
  • 系、所、中心
    • 行政系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系
    • 学术系
      • 人体解剖学系
      • 组织学与胚胎学系
      • 生理学系
      •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
      • 病原生物学系
      • 病理学系
      • 病理生理学系
      • 药理学系
      • 系统生物医学系
      • 医学遗传学系
    • 研究机构
      • 血液学研究所
      • 眼科学研究所
      • 肿瘤精准医学和病理研究所
      • 老年免疫学研究所
      • 分子医学病毒研究所
      • 田家炳医学实验研究中心
    • 实验教学中心
  • 师资队伍
    • 导师列表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MPH院外导师
    • 师资列表
    • 外聘教授
  • 本科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通知公告
    • 招生工作
    • 培养管理
    • 学位工作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平台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理生理科研实...
      • 广东省小核酸药物开发工程技术研...
      • 广东省脑功能与疾病医学重点实验...
      • 胚胎发育与围产医学国际合作联合...
  • 党建工会
    • 党建
      • 组织架构
      • 通知公告
      • 党建动态
      • 纪检监察工作
      • 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
      • 聚焦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 工会
      • 组织架构
      • 工会动态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校园活动
    • 校友风采
    • 资料下载
  • 国际交流与合作
    • 通知公告
    • 海外引智
  • 下载中心
    • 本科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人事服务
    • 外事服务
    • 其他
    • 实验室安全
  • 影响力
  • 基医要闻
  • 学院公告
  • 学术动态
  • 党建动态
  • 友情链接
  • 专题
    • 不忘初心
  • 微信公众号
首页  系、所、中心  研究机构  眼科学研究所

研究所概况;

暨南大学医学院眼科研究所(简称暨大眼研所)成立于2012年。暨大眼研所前身是1981年成立的暨南大学医学院角膜病实验室和1991年成立的暨南大学医学院眼科研究室。早年,在国内著名眼科学专家李辰和徐锦堂教授的带领下,在角膜病和异种角膜移植等领域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并得到了国内外眼科界的认可。1986为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一批眼科博士生培养基地(角膜病方向)。

近10年来,逐渐发展起了以陈建苏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眼科干细胞和组织工程方向、李志杰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眼科炎症与再生修复方向、潘红卫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眼表疾病发生机制方向、刘俊副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眼表疾病及其免疫反应方向。2014年,与美国德克萨斯医学中心(Texas Medical Center)、澳大利亚墨尔本眼科研究中心和休斯顿大学视光学院合作成立了暨南大学眼表疾病国际协同创新研究中心。

眼科研究所20余年来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各级政府的奖励,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国务院侨办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资助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5项。近5年来科研项目经费达到10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50余篇。近年分别被批准为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重点学科,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暨南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和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学科。

研究所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1人,技术人员2人。近10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项(面上项目23项,青年项目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6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青年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刊登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Acta Biomaterialia、Mucosal immunology、Frontiers in Immunology和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等眼科学专业期刊。研究所现有高分辨率活细胞成像系统、冰冻切片机、倒置生物显微镜、研究级高级生物显微镜、灌注培养系统、角膜内皮镜、眼科手术显微镜、角膜共聚焦显微镜等设备。


研究方向:

1、角膜病与角膜移植

2、眼表疾病及其免疫反应

3、角膜移植与眼组织损伤修复再生

4、眼表疾病及其免疫反应



人员组成:李志杰教授、陈建苏教授、潘红卫教授、刘俊副教授、傅婷、薛芸霞



  • 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
    /_s222/_t1549/7388/list.psp
    /_upload/column/1c/dc/7388/pictur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