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_s222/_t1549/7388/list.psp/_upload/column/1c/dc/7388/picture.png
学系概况: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人体解剖学系的前身是暨南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成立于1978年,由我国著名解剖学家罗治寰教授创建并任教研室主任。经过近半个世纪、几代人的奋斗,我系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在国内具有一定地位和自身发展特色的人体解剖学学科。198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开始挂靠中西医结合和病理生理学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并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1983年招收研究生以来,共培养硕士研究生近100人,博士研究生10余人,博士后6人。毕业的学生都充实到教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一线。
近年来,大力引进青年人才加入到解剖学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已经形成了老中青结合、梯队层次合理 的年轻化和高学历化的师资队伍,秉承“忠信笃敬"的校训致力于解剖学教学科研水平和医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解剖学系现有教授2名,博士生导师1名,副教授4名,讲师3名,技术人员3名,82%的人员具有博士学位。主要承担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2门主干课程的教学,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坚持以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的教学特色,注重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尤其强化局部解剖学教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0余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余篇,参编卫生部规划教材《系统解剖学》第7版、第 8版的编写,主编出版《人体解剖学》、《解剖学导学》和《Human Anatomy Textbook》等5部教材;1人获暨南大学“教学名师 ”和广东省“教学名师”。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课程”,1995年通过广东省“合格实验室”评估,2004年被评为“暨南大学精品课程”, 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课程”,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和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2017年获得中国解剖学会“数字解剖学实验室”认证,2020年获得暨南大学第十届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解剖学系聚焦于认知与发育功能障碍的突触可塑性及神经环路,旨在解析相关神经精神疾病的神经环路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生物学机制。学科带头人郭国庆教授围绕研究方向,经过近 10年的努力,建设了完善的神经科学研究平台:“认知与发育障碍神经科学创新实验室”,包括分子生物学室、细胞培养室、蛋白质技术室、细胞化学技术室、电生理室、光遗传、形态学室和动物行为学分析室8个功能区,面积约600m2,具备从基因到蛋白、从结构到功能和行为全面阐述认知与发育功能障碍科学问题的技术与条件。近年来,学系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7项,国家“ 973”计划分课题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点项目8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在Frontier in Molecular Neuroscience, Neurobiology Disease, Molecular Neurobiology, J Molecular Neuroscience, Brain Research Bulletin, Neural Plasticity等神经科学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人员组成:
教师队伍:郭国庆教授;潘三强教授;曹长姝副教授;张吉凤副教授(第五层次引进人才);李静副教授(第五层次引进人才);武凤鸣讲师;郑雪峰讲师(第五层次引进人才); 于光印讲师(第五层次引进人才)
技术人员:游惠民副教授;李素梅高级实验师;李炯实验师
研究方向:
1. 认知与发育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
2. 神经网络与突触重建
3.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可塑性
认知与发育障碍神经科学创新实验室概况:
“认知与发育障碍神经科学创新实验室”隶属解剖学系,成立于2020年。实验室是在原有解剖学系实验室的基础上,由郭国庆教授历经10年的建设,从亲手封堵老鼠洞、购买PCR仪和电泳槽开始,到添置电生理、光遗传和行为学设备,边建设边发展,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完善起来的。实验室总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总资产700余万元。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聚焦于认知与发育障碍的突触可塑性及神经环路,旨在解析学习记忆和社交障碍等相关神经精神疾病神经环路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实验室包括细胞培养、分子克隆、蛋白质检测、细胞化学、形态学、电生理、光遗传和行为学等8个基本的功能区(室),设备主要包括细胞和脑片膜片钳、光遗传、在体电生理、PCR仪、分光光度仪、切片机、脑立体定位注射仪、倒置显微镜、行为学检测系统等,能从基因到蛋白、从结构到功能全面阐述认知与发育障碍的神经科学问题。
实验室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技术人员1人。10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面上项目4项,青年项目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8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青年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32篇,刊登在Frontier in Molecular Neuroscience, Neurobiology Disease, Molecular Neurobiology, J Molecular Neuroscience, Brain Research Bulletin, Neural Plasticity等神经科学专业期刊。
实验室秉承“耐心、踏实、努力”的室训,立足于神经科学研究,谋求解剖学学科的发展壮大。
郭国庆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组
研究方向:1.神经网络与突触重建;2.认知与发育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
研究人员:龚晓兵教授(博士生导师,消化病学),张吉凤副教授(第五层次引进人才),李静副教授(第五层次引进人才),武凤鸣讲师,郑雪峰(第五层次引进人才),于光印(第五层次引进人才),李炯实验师。
研究生:李芳(博士生),张慧杰(博士生),惠煜晴(博士生),凃俊沂(博士生),李桃源(博士生),李志坤(硕士生),查书涵(硕士生),祝玮(硕士生),王晗婕(硕士生),陈美迎(硕士生),孟靓辉(硕士生)。
研究意义:神经网络是大脑发挥其感觉、运动、认知和思维的物质基础。突起的长度和分支数目,或者突起上树突棘形态上的改变,乃至树突棘上谷氨酸受体的数量的改变,无不影响大脑的功能,神经网络局部或者整体破坏、丢失,或者发生异常连结,是诸如阿尔采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精神分裂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等精神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解析神经网络与突触重建的机制无疑为我们探究大脑工作原理打开一扇窗。
研究的具体问题:
1.突起生长的细胞骨架机制:轴树突的生长伴随着神经元的分化、发育和迁移过程,乃至神经元的老化,突起也在不断的塑形和修剪,突起是神经网络的重要组份,也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重要路径。关键问题是,细胞骨架在突起的生长和修剪中发挥什么作用?突起为什么能在适当的地点发出分支并建立功能联系?是什么蛋白分子调控细胞骨架的塑形改变突起的生长行为?
2.树突棘可塑性的细胞骨架机制:树突棘神经元突起之间的信息沟通的基本结构,神经退行性和精神疾病的核心问题就是“树突棘病”。树突棘丰富的细胞骨架结构不仅维持其形态,也提供膜受体的插入空间,发育过程中冗余树突棘的修剪障碍、形态异常以及受体转运过程无不伴随着微管动力学的改变。关键的问题是,调控微管动力的蛋白分子,如微管聚合蛋白、微管切割蛋白,如何分拣和转运受体?如何维持树突棘的成熟?使树突棘发挥正常的功能?
3.受体转运与认知功能障碍:突触可塑性是介导认知功能的生物学基础,突触后膜受体的表达决定了突触传递的效能,无论是阿尔采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还是精神分裂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等精神疾病的发生都存在受体转运的障碍。关键问题时,突触后的受体是如何进行转运的?什么蛋白调控受体转运的过程?
4.大脑是负责学习记忆、恐惧、焦虑、抑郁等认知功能的主要器官。脑内不同性质和功能的神经元通过突触建立各种形式的复杂连接,在不同水平构成神经环路,实验室用光遗传结合电生理和行为学手段,从神经环路的角度解析学习记忆、焦虑抑郁和社交障碍等现象的神经环路机制,探究神经发育障碍的致病机理。
潘三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组
研究方向: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可塑性
研究人员:潘三强(硕士生导师)
研究意义: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各系统起调控作用,人体的感觉、运动、思维和情绪等都是神经系统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也比较广泛,包括从脑血管疾病、帕金森氏病、老年性痴呆、癫痫到神经精神疾病等。这些疾病的基础是神经元及其环路、胶质细胞和脑血管的损伤。虽然目前认为成熟的神经元不存在分裂现象,但神经元的可塑性变化对脑功能的影响超乎人们的想象,因此,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可塑性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对揭示脑的功能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的具体问题:
1.苯丙胺损伤神经系统的机理:苯丙胺为一类合成型毒品,主要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这可能是吸毒者认知力、行为控制能力损伤以及神经精神异常的基础。目前认为损伤的机理可能与过量多巴胺的氧化应激、谷氨酸介导的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或线粒体功能紊乱有关。然而细胞损伤的信号通路一直不清楚。因此,寻找细胞内上游分子、中间传递分子以及下游分子的变化及其所起的作用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这也将为寻找新的药物靶点提供帮助。
2. 神经管畸形的机理:神经管畸形是一种常见的胎儿先天性缺陷,大多数是由异常的环境因素和基因突变引起。目前产前血清诊断的主要指标是甲胎蛋白,但它不是神经管畸形特异性的指标。因此,寻找引起神经管畸形的关键蛋白及其变化,为产前血清诊断提供特异性的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址: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系
邮编:510632
电话:020-85220251
传真:020-8522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