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之旅
——记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中心小学医学科普行
5月11日,基础医学院PAR计划迎来了成立以来的第一个活动—医学科普行。本次的科普小队由五名带队老师:我校科技处副处长蔡琳,科技处朱星谕,心理中心主任张将星,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孟宪军,基础医学院辅导员肖冬梅,以及十一名学生组成。于10日下午从学校乘车前往梅州松口镇中心小学,在11日上午给小学的四个班分别进行急救知识科普和心理团队辅导(以下简称团辅)活动。
启程——期待中掺杂着小担忧的
广州与梅州大约有5-6个小时的车程,科普小队于10日下午5:30从我校本部出发,前往松口镇中心小学。车程虽然较长,但大家一路上有说有笑,分享着自己的心情。
基础医学院学生鹿丁元是第一次参加医学科普行,她说自己是既期待又有忧虑的,期待着他们的淳朴可爱,同时又紧张,担心自己能不能很好与他们相处,获得他们的信任,从而为他们分担烦恼。
同为基础医学院学生万欢已是第二次参加这种活动了,她表示自己对第二天的急救培训效果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并已做好充足准备,但同时她也表达了自己的顾虑“CPR(心肺复苏术)的现场教学对小学生来说要求过高,我也是第一次给小朋友讲,有点担心自己能不能讲好,小朋友们能不能接受。”
怀着期待与些许小担忧,科普小队开始了他们的旅程。
过程是圆满的,别离是不舍的
小队早上从住处出发,于上午8:30到达松口镇中心小学。在与当地老师简单交谈后,9:00科普小队分成四个小组:团辅小组、急救一组、急救二组和急救三组,分别前往四个班级开展活动。
团辅活动是由张将星主持,我校另外三名老师及四名学生辅助组织的。张将星跟班主任简单地了解了孩子们的情况及个别心理小问题后,组织班上的同学们,在7位辅助老师的帮助下,分成七个小组。
第一个游戏是要孩子们向辅助老师进行自我介绍,以便老师尽快记住自己。这是辅助老师与孩子们建立信任的第一步,同时这个过程也是孩子们在重新认识自己。
张将星正在组织心理团辅
在同学与辅导老师相互了解、熟悉后,张将星便带孩子们进入了一个奇幻美妙的绘画世界。从在纸上画上自己的家,到讨论生活中可以被我们借助的力量,再到最后在纸上画出自己的梦想,短短两小时内,这群孩子在张将星的引导下,重新认识了自己,认识了自己的家庭,认识了生活中的可以帮助自己的能量,还期待了未来的自己。
画画的孩子们
参与团辅的班级
最后一个环节是几个孩子们走上讲台向大家展示自己画的梦想。这些梦想也许有的新奇科幻,有的平凡简单,但都是一样的闪耀,一样的充满生机,而科普小队有幸能成为这五十多个正在发芽的梦想的见证者。
孩子们与小队学生隔着车窗按手印
一个上午的科普活动很快就结束了,小队成员做短暂歇息后,便准备返程。许是听到了车启动的声音,小小的操场上瞬时间聚集了很多孩子,他们站在车旁,努力地朝着队员们挥手,说着道别。
车渐渐驶出校门,有几个孩子追着缓缓开着的车,大力地挥着手,喊道“老师再见!”“老师再见!”听到这一句句稚嫩而真诚的道别,本是赶着回程的科普小队的车竟慢慢停了下来,带队老师蔡琳组织科普小队的成员们一同下车与这群质朴可爱的孩子们再一次一起合影。
孩子们与科普小队挥手告别
回顾——“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
于14:00左右,科普小队正式开始回程之旅。回程的途中,小队学生们在车上一起分享着今日的收获。
急救小组cpr现场教学
万欢是负责给一个五年级的班级做急救科普的,来之前的她是有些担心小朋友不能听得懂CPR这类较难的急救现场教学的,但是“现场教学的效果出乎我意料,几个小朋友上讲台尝试过后,后面的小朋友都能独立完成,台下的小朋友们还会帮他们纠错。”这点,同是急救小组的任婕如也很赞同,她说:“每个问题基本
孩子们在练习,并相互包扎
上全班的小朋友都在举手,他们都很乐意参与活动。”急救小组的杨卓燊也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他们都很聪明,很渴望表现自己,其实这也可以看出他们在生活很少有能够展示自己的机会。”后面在讲到如何包扎伤口和处理扭伤时,万欢分享了一个小故事:“有个小朋友和我说,他一年前有过一次扭伤经历,后来脚腕上就有块突出的小骨头。”她认为这是没有正确处理扭伤而导致的,她很遗憾自己还是太晚教他们这些知识,没有办法在他们受伤时告诉他们应该如何照顾自己。
鹿丁元同学则认为更应该将这些急救和心理知识教给他们的老师,让他们的老师能不断给予他们力量,毕竟他们的老师才能在他们最快出现困难时给予这些帮助。
“将心理和急救知识教给小学的老师们”这一点张将星十分赞同,同时她也解答了大家的疑惑“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在这群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没有肥沃的土壤,没有春风的轻抚,也许这些种子只能缓慢的生根发芽,但只要心中有一颗种子,总有一天,这些饱含孩子们梦想的种子可以冲破这贫瘠的土地,瞧见阳光。
而科普小队的使命便是去播种这些希望的种子,去将这些种子带给更多孩子。
科普小队与中心小学领导老师合影
科普小队与孩子们分别时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