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InfoList.info[5]}}
English | 暨大主页

{{item.name}}

  • {{commonList.title}}{{commonList.publishDate}}
跳转到 

地址:{{siteInfoList.info[4]}}

传真:{{siteInfoList.info[1]}}Email:{{siteInfoList.info[2]}}

Copyright © 2017 版权所有 {{siteInfoList.info[3]}}

{{item.title}}

  • /_s222/_t1549/main.psp
  • 020-85223480
  • omed@jnu.edu.cn
  •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
  • 中国 广州市 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医学院大楼5楼
  • 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第一届院领导
      • 第二届院领导
    • 学院办公室
    • 委员会
  • 系、所、中心
    • 行政系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系
    • 学术系
      • 人体解剖学系
      • 组织学与胚胎学系
      • 生理学系
      •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
      • 病原生物学系
      • 病理学系
      • 病理生理学系
      • 药理学系
      • 系统生物医学系
      • 医学遗传学系
    • 研究机构
      • 血液学研究所
      • 眼科学研究所
      • 肿瘤精准医学和病理研究所
      • 老年免疫学研究所
      • 分子医学病毒研究所
      • 田家炳医学实验研究中心
    • 实验教学中心
  • 师资队伍
    • 导师列表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MPH院外导师
    • 师资列表
    • 外聘教授
  • 本科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通知公告
    • 招生工作
    • 培养管理
    • 学位工作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平台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理生理科研实...
      • 广东省小核酸药物开发工程技术研...
      • 广东省脑功能与疾病医学重点实验...
      • 胚胎发育与围产医学国际合作联合...
  • 党建工会
    • 党建
      • 组织架构
      • 通知公告
      • 党建动态
      • 纪检监察工作
      • 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
      • 聚焦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 工会
      • 组织架构
      • 工会动态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校园活动
    • 校友风采
    • 资料下载
  • 国际交流与合作
    • 通知公告
    • 海外引智
  • 下载中心
    • 本科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人事服务
    • 外事服务
    • 其他
    • 实验室安全
  • 影响力
  • 基医要闻
  • 学院公告
  • 学术动态
  • 党建动态
  • 友情链接
  • 专题
    • 不忘初心
  • 微信公众号
首页  系、所、中心  研究机构  肿瘤精准医学和病理研究所

研究所概况:

肿瘤精准医学和病理研究所于2018年成立,由张灏教授担任所长。研究所将基础、转化和临床研究紧密结合,多学科交叉,打造一个特色鲜明的创新型研究机构。已经在炎癌代谢和肿瘤干性细胞新机制、基于外泌体技术的液态活检和肿瘤疫苗、新型药物靶点的转化和个体化肿瘤治疗等方向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针对突变非依赖肿瘤发现异常剪接产生的嵌合RNA,并研发了相应的诊断靶标和治疗靶点。自2018年研究所成立以来,在PNAS(2篇)、JEV、Mol Cancer、Clin Can Res(共两篇,含封面亮点)、Oncogene、iScience(Cell出版社首个综合科学期刊)、Cancer Lett等杂志发表十余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成果之一被中国抗癌协会和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宣传周”选做优秀科普作品。其他相关成果被中国科学、国家基金委、人民(日报)网等媒体报道。团队在张灏教授领导下探索“本科-研究生-博士后互动式”新型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培养的本科生获得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4项,并发表多篇SCI论文。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获得第三届大湾区医学与健康发展论坛一等奖和暨南大学生命科学创新奖二等奖。研究所长期与美国的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Johns Hopkins,荷兰的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University of Groningen,澳大利亚的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香港理工大学以及多所医院等开展合作。团队已建立我国食管癌多中心临床试验基地、多个研发平台(肿瘤外泌体早筛平台、外泌体疫苗平台、RNA激活靶向治疗平台等)、肿瘤和重大疾病病人关系的研究和诊治联盟等。


研究方向:

1.肿瘤干性和炎癌通路;

2.突变非依赖肿瘤和RNA异常剪接;

3.外泌体液体活检和免疫治疗;

4.抗体导向的RNA激活技术用于外泌体治疗。 

 

科研团队介绍:

张灏,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授、肿瘤精准医学和病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外泌体技术专家委员会(CSEMV)主委。Annals of Medicine肿瘤学主编,Cancer Letters、Extracellular Vesicles and Circulating Nucleic Acids、Scientific Report编委。在国际主流杂志Mol cancer、JEV、Clin Can Res、PNAS、Oncogene、iScience、Cancer Lett等杂志发表数十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全国消化道临床研究十佳大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首届广东省医学科技二等奖”。主编和参编多部由Springer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和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出版的肿瘤、外泌体和RNA剪切领域的学术专著。获批十余项临床诊疗领域的国内外专利,并申报和主持了多项相关的临床试验。专注我国高发恶性肿瘤的诊治的转化研究和应用,特别是针对非突变依赖性肿瘤的外泌体液体活检和免疫治疗,包括无创性唾液外泌体检测、基于嵌合RNA的外泌体疫苗、外泌体包裹的抗体导向RNA药物等。 


王露,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后。研究方向:我国高发恶性肿瘤的诊治的转化研究和应用,包括外泌体液体活检和免疫治疗。在研究领域一流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文章8篇,包括TOP期刊PNAS、Oncogene、Cancer Lett等,其中单篇最高他引次数将近80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0年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董洪梅,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肿瘤精准医学和病理研究所讲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委员。Cancer Lett和Oncogene等杂志的审稿专家。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lin Cancer Res、PNAS、Oncogene、J Pathol等主流杂志发表论文多篇。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广东省医学科技奖等多项奖励。主要研究方向是肿瘤的发病机制研究并从基础到临床转化包括外泌体液体活检、炎症和肿瘤干细胞等方面研究。



地址: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成教楼103

邮编:510632

电话:020-85224770

 


  • 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
    /_s222/_t1549/7388/list.psp
    /_upload/column/1c/dc/7388/pictur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