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4日上午,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PAR计划在科学馆112影音室顺利举行了第五期医路良师周末讲堂,本次特别邀请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护理教育总监林清然为大家分享医护关系的协调,与会嘉宾还有基础医学院辅导员张鲍欢老师和汪佳佳老师。
林清然老师从医护角色、医护关系、医护沟通及医护合作四个方面讲解了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协调,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未来将会在医院遇到的人际关系。
首先,林老师以自身从事护理部多年的经验分享了医生与护士之间的关系。医生这一角色从之前仅诊断治疗到现在成为服务管理者、健康教育者及医学传承者,而护士也不再是以前照顾、评估或进行健康教育的角色,更多的是要求执行医嘱、分管病人的判断角色能力,医生、护士都已逐渐走向多元化,且两者不可或缺。而且,林老师认为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建立在融洽的医护关系之上的,医护之间必须更多的沟通合作与协调。在此环节中,老师也向在场学生提问,同学们从医生角度对护士角色更多的期望是什么,大部分学生的回答专业知识过硬、态度认真且细心。老师也从护士的角度说出了对医生的期望,其中包括精湛医术、责任心以及关心支持护士工作。
其次,林老师谈到如今医护关系受医疗、社会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更应该维护以保证医疗过程的完整性、多样性及非偏性。而医护之间最大的问题主要为缺乏沟通与理解、培训工作流程不同以及教育学历不同步;为了解决这些沟通上造成的误差,于是在医护沟通中提出了SBAR标准化沟通、CICARE标准化沟通模式及医护间“4+X沟通”法。
最后,林老师分享了最新的医护一体化发展。其主要目的在于打破传统医护分工壁垒、构建高效的多学科团队式诊疗模式,这也是是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探索方向。而良好的医护合作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结局、以及提高医护工作满意度。如今发展高效的医护合作模式已成为必需,医护一体工作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医患、护患两条线平行的工作状态的全新诊疗模式。
在交流环节柯健瑜、李佩瑶等同学向林清然老师提出了在临床上会遇到的人际关系问题,林老师悉心解惑,并从患者、护士、医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林老师也希望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能够相互体谅,共同营造美好的医疗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