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良月,序属孟冬。趁着寒风未至,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临床医学1班举办第一次团日活动。
“十一月阴生,于革故取新也。”35名同学来到本校曾梓宪科学馆百年红色印记专题展览,重温暨南大学百年间的革故取新
参观伊始,同学们便被展厅的磅礴红光深深吸引。每一堵红墙上呈现的文字都述说着一段历史,每一张图片都饱含时光流逝的痕迹。
在讲解员的仔细讲解下,同学们了解到暨南大学光辉厚重的“前世“,也知晓了其璀璨夺目的”今生“。从爱党报国的热血党员,到舍生奉献的无语良师,那一位位历史人物令每一位同学肃然起敬,那种种事迹无不触动着心弦,那一段段历史犹如亲历。
身心沉入历史,时光转瞬即逝。观展完毕,那一幕幕却仍然浮现于脑海。忠信笃敬四字在同学们的心中也增添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周四下午,我们本部班参观了暨南大学百年红色印记专题展览,一起感受了暨大百年历史的浓厚红色底蕴。展览用生动的图片和激昂的文字,让我们了解了暨大的悠悠百年。在此次参观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暨南抗日的教授为祖国辛勤工作了一辈子,弥留之际仍愿意捐赠遗体,成为我们医学生的“无语良师”。这让我非常感动。汲取暨南优秀前辈的红色精神力量,并让其成为我们以后学习生活的指明灯,我想,这是纪念前辈最好的方式。(王熳)
11月11日下午班里举行的第一次团日活动——参观暨南大学曾宪梓科学馆的红色印记专题展览令我印象深刻。感受颇深的是在抗战时期,在暨南大学进行的最后一课。众人皆知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而鲜少知道郑振铎先生的《最后一课》,说来惭愧,我也是通过展览才得知的这么令人心痛却又意义深重的一刻。展览结束后,我立刻了解了最后一课的内容,从中我可以深切感受到了暨大师生们对日军的痛恨及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这份赤诚之情令人动容。(刘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