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医学分子生物学/中西医结合基础
研究方向:
科学研究方向:(1)血液肿瘤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功能研究;
(2)中药及天然产物靶标鉴定研究;
(3)小核酸药物与mRNA疫苗开发;
(4)系统生物学与医药应用。
教学研究方向:(1)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与医学生成长;
(2)系统生物学与P4医学模式;
(3)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
行政职务:广东省小核酸药物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电子邮箱:tfeijia@jnu.edu.cn
个人简介:费嘉,暨南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广东省高水平重点建设大学,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药学)大学,基础医学院生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小核酸药物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03年6月获暨南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血液内科)、2005年6月获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博士后(生物芯片与生物信息学方向)。美国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NY, USA)访问学者(白血病干细胞、正常造血干细胞与造血调控)。目前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重点项目(排名第2)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广东省和广州市重大科技计划项项目。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三等奖2项 (排名第1)。近年以通讯作者在Clin Cancer Res(2020)、BMC Biology(2020)、Mol Ther-Oncolytics(2021) 、Mol Ther-Nucleic Acids(2020,2019) 等杂志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 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10项。主编学术专著《小核酸药物开发技术》。
2012/03~2013/03 Hematology/Oncology, Children’s Hospital Los Angeles 访问学者。
2011/03~2012/02 McArdle Laboratory for Cancer Research,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访问学者
2010/03~2011/03 Human Oncology and Pathogenesis Program (HOPP),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MSKCC),NY, USA.访问学者.
2003/9~2005/7 南方医科大学基因工程研究所 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后, 副主任药师
2000/9~2003/7 暨南大学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 血液内科,获医学博士学位
1990/9~1993/7 同济大学医学院 心血管内科,获硕士学位
1983/9~1988/7 安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
2016.11.10~ 广东省小核酸药物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任
2008/10~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教授
2005/7~ 2008/9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副教授
1993/7~ 2000/8 东莞市亚洲制药有限公司 新药开发主管, 主管药师
1988/7~ 1990/8 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内科 住院医师
一、科学研究论文
1.Yin Z#, Su R#, Ge L#, Wang X#, Yang J , Huang G, Li C , Liu Y, Zhang K*, Deng L**, Fei J*. Single-cell resolution reveals RalA GTPase expanding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and facilitating of BCR-ABL1-driven leukemogenesis in a CRISPR/Cas9 gene editing mouse model. Int J Biol Sci. 2023; 19(4): 1211-1227. doi: 10.7150/ijbs.76993(corresponding author)
2.Su R#, Li C#, Wang X#, Li Z, Wen Z, Yin Z, Huang G, Liu Y, Yang J, Hu H*, Nie H*, Zhang K*, Fei J*. PPFIA1-targeting miR-181a mimic and saRNA overcome imatinib resistance in BCR-ABL1-independent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by suppressing leukemia stem cell regeneration. Mol Ther Nucleic Acids. 2023 May 4;32:729-742. doi: 10.1016/j.omtn.2023.04.026. eCollection 2023 Jun 13. ( corresponding author)
3.Huang G#, Yin Z#, Wang X#, Li Z#, Wen Z, Su R, Li C, Liu Y, Yang J,Hu H*, Nie H*, Zeng X*, Fei J*. System analysis of Huang-Lian-Jie-Du-Tang and their key active ingredients for overcoming CML resistance by suppression of leukemia stem cells. Phytomedicine. 2023 Aug;117:154918. doi: 10.1016/j.phymed.2023.154918. Epub 2023 Jun 9 ( corresponding author)
4.Yin Z, Lv Y, Deng L, Li G, Ou R, Chen L, Zhu Y, Zhong Q, Liu Z, Huang J, Wu H*, Zhang Q*, Fei J*, Liu S*.Targeting ABCB6 with nitidine chloride inhibits PI3K /AKT signaling pathway to promote ferroptosis in multiple myeloma. Free Radic Biol Med. 2023 Apr 10; 203:86-101. doi: 10.1016/j.freeradbiomed.2023.04.003. Online ahead of print.. (corresponding author)
5.Zhang Z, Ji W, Huang J, Zhang Y, Zhou Y, Zhang J, Dong Y, Yuan T, Yang Q, Ding X, Tang L, Li H, Yin J, Wang Y, Ji T, Fei J*, Zhang B*, Chen P*, Hu H*.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tumour microenvironment phenotypes in malignant tissues and pleural effusion from advanced osteoblastic osteosarcoma patients. Clin Transl Med. 2022 Nov; 12(11): e1072. doi: 10.1002/ctm2.1072. (corresponding author)
6.Yin Z, Huang G, Gu C, Liu Y, Yang J, Fei J*. Discovery of berberine that targetedly induce autophagic degradation of both BCR-ABL and T315I BCR-ABL through recruiting LRSAM1 for overcoming imatinib-resistance. Clin Cancer Res. 2020 Aug 1;26(15):4040-4053. doi: 10.1158/1078-0432.CCR-19-2460. Epub 2020 Feb 25.(corresponding author)
Comment on
All Our Wisdom is Stored in the Trees - Degrading BCR-ABL with Berberis Vulgaris. Elf SE. Clin Cancer Res. 2020 Aug 1; 26(15): 3899-3900. doi: 10.1158/ 1078-0432.CCR-20-0829. Epub 2020 May 12.PMID: 32398325
7.Gu C, Yin Z, Nie H, Liu Y, Yang J, Huang G, Shen J*, Chen L*, Fei J*. Identification of berberine as a novel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myeloma via targeting UHRF1. BMC Biology 2020,Mar 25; 18(1):33 ,DOI:10.1186/s12915- 020- 00766-8 (corresponding author)
8.Liu Y, Li C, Su R, Yin Z, Huang G, Yang J, Li Z*, Zhang K*, Fei J*. Targeting SOS1 overcomes imatinib resistance with BCR-ABL independence through uptake transporter SLC22A4 in CML. Mol Ther-Oncolytics. 2021 Nov 20; 23:560-570.doi: 10.1016/j.omto.2021.11.010. eCollection 2021 Dec 17. (corresponding author)
9.Yang J, Yin Z, Li Y, Liu Y, Huang G, Gu C, Fei J* The identification of Long non-coding RNA H19 target and its function in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 Mol Ther-Nucleic Acids. 2020 Mar 6;19:1368-1378. doi: 10.1016/ j.omtn. 2020.01.021. Epub 2020 Jan 25.(corresponding author)
10.Yang J, Cao D, Zhang Y, Ou R, Yin Z, Liu Y, Huang G, Gu C, Chen S, Fei J*. The role of phosphorylation of MLF2 at serine 24 in BCR-ABL leukemogenesis. Cancer Gene Ther. 2020 Feb; 27(1-2):98-107. doi: 10.1038/s41417-019-0152-4. Epub 2019 Dec 12.(corresponding author)
11.Gu C, Liu Y, Yin Z, Yang J, Huang G, Zhu X, Li Y, Fei J*. Discovery of the Oncogenic Parp1, a Target of bcr-abl and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in mir-181a/PPFIA1 Signaling Pathway. Mol Ther -Nucleic Acids. 2019,June 07,16(6):1-14 (First published: February 08, 2019) DOI: 10.1016/j.omtn. 2019.01.015(corresponding author)
12.Zhou Y, Yang D, Yang Q, Lv X, Huang W, Zhou Z, Wang Y, Zhang Z, Yuan T, Ding X, Tang L, Zhang J, Yin J, Huang Y, Yu W, Wang Y, Zhou C, Su Y, He A, Sun Y, Shen Z, Qian B, Meng W, Fei J, Yao Y, Pan X, Chen P, Hu H*. Single-cell RNA landscape of intratumoral heterogeneity and immunosuppressive microenvironment in advanced osteosarcoma. Nat Commun. 2020 Dec 10;11(1):6322. doi: 10.1038/ s41467- 020- 20059-6.
二、教学研究论文
1.费嘉。医学人文素质培育在构建生物化学“课程思政”体系中的理念与方法探索. 生命的化学, 2021, 41(7):1589-1593 (DOI: 10 .13488/j.smhx.20210106)
2.费嘉。后基因组时代预测性、预防性医疗、个体化治疗和个体参与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的影响。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5;35(1)11-14
3.费嘉、刘誉。综合性大学医学院生物学相关学科发展面临的困境和策略选择。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4;13(4)221-223
4.费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重塑与对策研究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4;34(5)702-705
5.谷景义 朱雪娇 李育敏 费 嘉* 研 究 生 双 语 带 教 的 实 践 体 会 《南方医学教育》 2011年第1期(*通讯作者)
6.费嘉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本科教育的影响。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 第4期6-8(第一作者)
7.费嘉, 刘誉。系统生物学时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面临的新挑战。高教研究与探索 2008第1期78-80(第一作者)
8.费嘉,周羽竝,宇丽,蒋建伟。多元文化背景医科学生的生物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南方医学教育2008第2期19-20(第一作者)
9.费嘉,刘誉 系统生物学-中西医结合的平台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8):66-68。
三、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1. 2022年广州市重点研发计划农业和社会发展科技专题创新药物与高端医疗器械研究开发方向,项目编号:202206010063,国家Ⅰ类新药miRNA-21反义寡核苷酸局部注射抗骨肉瘤临床前研究100万 2022.4-2025.3在研,主持
2. 2021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开放课题,K202113,小檗碱靶向自噬降解BCR-ABL1多位点突变融合蛋白及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耐药的新机制,2021.7-2023.6,3万元,在研,主持
3. 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830114,基于肠道微生态的变化探讨湿热证的生物学基础及相关方剂的作用机制。2019/1-2023/12,直接费用294万(排名第2)
4. 2017年广东省科技发展专项(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 2017B 030303001,基因编辑RalA条件表达小鼠并构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干细胞研究模型. 2017/04 -2019/12,100万,结题,主持
5. 2016年广东省科技计划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联合科研专项)2016A020226027,中药单体小檗碱克服慢性粒性细胞白血病BCR-ABL T315I 突变引起的耐药性及泛素化机制研究。2016/04- 2018/12, 30万,结题,主持。
6. 2016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民生科技专题项目, 201604020140,RalA GTP酶调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及伊吗替尼的药物敏感性研究,2016/04-2019/03,100万元,结题,主持
7.201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第二批科研专项,JDZX2015119,中药单体小檗碱克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 T315I突变耐药性的机制研究,2016/01-2018/12, 15万元,结题,主持。
8. 2014年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 2014A020212729,基于siRNA专利的靶向抑制RalA GTP酶活性逆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耐药性的实验治疗, 2014/09-2016/10,2014A020212729, 5万元,在研,主持。
9.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S2013010013462, miRNA-181a 靶向抑制小G蛋白RalA调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耐药性及其磷酸化信号通路研究, 2014/09-2016/10, 5万元,已结题,主持。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170496,人miRNA-181a 靶向抑制癌基因RalA及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的功能研究。2012/01-2012/12, 14万元,已结题,主持。
四、教学研究项目
1.2022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指导委员会研究重点课题:在线开放 课程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医学生物化学”在线开放课中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 探索研究。(排名第1)
2.2022年暨南大学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示范课堂:生物化学绪论(排名第1)
3. 暨南大学2021年度医学教学与教育管理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类):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课堂应用。(排名第1)
4. 2020暨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培育项目:基于系统生物学理念的《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排名第1)
5. 2019暨南大学第二十二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专项):基于医学人文素质培育的案例分析法在“生物化学”“课程思政”体系中的探索与实践(排名第1)
6. 2014年度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综合性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学课程系列的定位和建设(第二类项目) (排名第1)88016309146
7. 2014 年度暨南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综合性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学课程系列的定位和建设(55610135)(排名第1)
8. 2014暨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系统生物学时代研究生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负责人)
9. 2012年暨南大学申报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医学分子生物学)培育项目。项目编号:51000122资助金额7.7250万元(排名第1)
10.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研究项目: 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学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2010tjk326.(排名第1)
11.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度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以疾病研究为中心,自主设立“分子医学”二级学科(研究生)招生平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项目编号:2010-17-06. (排名第1)
12. 2010年暨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打破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界限,设立“分子医学”招生平台的构想。项目编号:50623061, 资助金额0.6万元(排名第1)
13. 2009年暨南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项目编号:50623021, 资助金额3万元(排名第1)
1小核酸药物开发技术/费嘉 主编.—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380千字,2011.8(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 (主编)
2.Medical Molecular Biology(英文版)/药立波、卜友泉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368千字,2020.1(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 (参编)
3.医学分子生物学(本科教材)马文丽、德伟 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12(参编)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规划教材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生教材),马文丽 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参编).
4.核酸分子杂交技术,马文丽,郑文岭 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参编).
5.冠心病学,江凤林,杨侃 主编。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5(参编).
一、科学研究获奖及荣誉
1. 费嘉,聂红,阴钊,孟兰贞,叶开和,陈利国. 202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技术发明二等奖:基于系统生物学的中药活性成份关键技术及其在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中的应用。项目编号: 2022-340-R01(项目负责人费嘉)(授奖时间2023.6)
2. 费嘉、胡海燕、张洹、古春明、阴钊、丰茂晓、朱雪娇。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三等奖): 小核酸在白血病/肿瘤中的靶向抑制作用及其磷酸化信号通路研究.项目编号:C14-3-01-R01(项目负责人费嘉)(授奖时间2017.2)
3. 2011年广东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论文题目:hsa-miR-181a靶向作用RALA影响白血病K562细胞的生长和凋亡(研士究生 李育敏)
4. 费嘉、胡海燕、张洹、何冬梅、刘誉、李育敏、谷景义。201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三等奖): 以mRNAs和microRNAs为靶标的反义寡核苷酸设计及抗肿瘤实验研究。项目编号: B14-0-3-02-R01 (项目负责人)(授奖时间2011.3)
5. 费嘉、张洹、何冬梅。200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三等奖): 靶向抑制VEGF等癌基因表达对髓系白血病化疗增敏效应研究. 项目编号:A04-0-3-02-R01. (项目负责人)(授奖时间2010.3)
6. 费嘉.2007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The Role of Non-Coding RNAs in Cancer.”专业会议授于国际学者训练奖(AACR-AstraZeneca International Scholar-in-Training Award Oct.31 – Nov.3, 2007,Cambridge, Massachusetts: Functional Study of Leukemia-related microRNAs Using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二、教学研究获奖荣誉
1. 2022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关于开展第二届高等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学术论文类三等奖:医学人文素质培育在构建生物化学“课程思政”体系中的理念与方法探索。
2. 2021第十届暨南大学教育成果二等奖:认知-情感-行为模式分析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费嘉、范骏、宇丽、蒋建伟、陈颜、陈果、张嘉晴、陈万群、吴颜晖
3. 2019第九届暨南大学教学成果奖项暨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基于案例解读的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在培育医学生人文素质中的创新与实践。费嘉、刘誉、宇丽、蒋建伟
4. 2017第八届暨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基于系统生物学理念的《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费嘉、刘誉、宇丽、武嘉芊、蒋建伟
1.费嘉,刘燕君 一种靶向抑制SOS1基因表达的siRNA及其应用。专利申请号:ZL202010903632.4专利申请日:2020年09月01日,授权日期:2022.02.01
2. 费嘉、杨菊华。lncRNA H19的靶蛋白PCBP1及其应用(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ZL2018108757446 专利申请日:2018.8.2 授权日期:2022.1.11
3. 费嘉、古春明、刘燕君。小檗碱介导的UHRF1基因抑制及其在制备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药物中的用途(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2010119970.9,专利申请日:2020.2.26,授权日期:2021.8.24)
4. 费雲昊;费嘉;丰茂晓;阴钊;古春明;杨菊华 小檗碱在制备克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耐药性药物或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药物增敏剂中的应用 (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0125214.0 ,专利申请日:2016.03.04,授权日期:2018.10.09)
5. 费嘉;古春明;骆小闯;丰茂晓;阴钊;朱容萱;李天夫;王瑞瑞;赵于渔;梁伟鹏。 一种针对mir-99a种子序列的微小反义寡聚核苷酸及其应用(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051573.1,授权时间:2018.5.8)
6. 费嘉、胡海燕、张洹、骆小闯、丰茂晓、古春明、阴钊,朱容萱,李天夫、赵于渔、王瑞瑞、梁伟鹏。针对微小RNA-21种子序列的反义寡聚核苷酸及应用,(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310304132.9, 授权时间:2015.11.4
7. 费嘉;朱雪娇;骆小闯;李育敏、胡海燕、张洹、李天夫、朱容萱、赵于渔、王瑞瑞、梁伟鹏)。抑制PPFIA1基因表达的siRNA及其应用(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234611.3,授权时间:2014.8.6)
8. 费嘉;谷景义,朱雪娇,骆小闯,李育敏。抑制PDCD4基因表达的siRNA及其应用(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183751.2,授权时间:2013.9.4)
9. 费嘉;李育敏;谷景义;朱雪姣;姚君琳;林春燕;黄康康;李灿峰.RalA基因的小干扰RNA在制备抗白血病药物中的应用.(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010157678.2,授权时间:2011.11.16)
10. 费 嘉;兰菲菲;刘 誉.一种具有抗白血病作用的miR-21反义寡核苷酸及其应用。(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710032809.2,授权时间:2010.9.29)
11. 费 嘉;兰菲菲;刘 誉.一种具有抗白血病作用的miR-181a反义寡核苷酸及其应用。(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710032811.X,授权时间:2010.9.29)
12.张洹;费嘉.抑制VEGF表达的mRNA反义核酸及应用(发明专利,专利号:ZL03139788.3,授权时间:授权时间:2006.3.8)。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部血液学基金项目评议人(612714)
2.中国教育部学位中心优秀研究生论文评审专家
3.广东省小核酸药物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3.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4.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编委
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6.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7.美国血液学会(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ASH ) 国际会员(International member)
6.国际专业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Leukemia
Cancer Research
Molecular Therapy - Nucleic Acids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