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费嘉教授团队在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中科院1区)杂志在线发表研究论文Targeting ABCB6 with nitidine chloride inhibits PI3K /AKT signaling pathway to promote ferroptosis in multiple myeloma。发现天然产物氯化两面针碱通过靶向ABCB6克服多发性骨髓的瘤硼替佐米耐药性。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肿瘤。以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咪(Bortezomib,BTZ)为代表的靶向治疗药物的发现及应用使得MM患者的预后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绝大部分患者仍会对BTZ耐药并最终进入复发难治阶段,所以MM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临床亟需更多优秀的药物用于MM的治疗。而传统中药一直被认为具有抗肿瘤等作用。但长期以来中药研究注重临床实践,在药物活性成份和作用靶点方面存在短板,因而制约了疾病的分子机理的阐明,也妨碍了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靶点的发现是药物生物学活性的基础。
该项研究发现了氯化两面针碱具有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的功能,并通过传感器芯片鉴定了其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靶点ABCB6,且ABCB6与多发性骨髓瘤病人预后有关,进一步研究发现氯化两面针碱通过铁死亡抑制硼替佐米敏感和耐药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本研究揭示了氯化两面针碱在体内体外抗多发性骨髓瘤的作用、筛选和鉴定了氯化两面针碱的直接作用靶点、阐明了氯化两面针碱抗多发性骨髓瘤分子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费嘉教授和暨南大学附属省二医院血液科刘爽教授、张青主任为共同通讯作者。暨南大学附属省二医院阴钊博士为本文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