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19 发布人:
3月19日,我院病原生物学系与北京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及耶鲁大学医学院感染学系合作研究成果以“HIPK2 is necessary for type I interferon-mediated antiviral immunity”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Science子刊Science signaling。
天然免疫是机体抗击外来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I型干扰素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精细控制干扰素对维持免疫稳态至关重要。该文阐明了HIPK2在机体产生I型干扰素抗击RNA病毒感染中的关键作用。敲除HIPK2后巨噬细胞对水泡口炎病毒诱导产生的I型干扰素水平显著降低,敲除HIPK2的小鼠对于致死性剂量的水泡口炎病毒感染更加敏感。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水泡口炎病毒感染后,活性的Caspase酶切割HIPK2,释放出HIPK2的N-末端片段并转移入细胞核,HIPK2入核片段与ELF4 蛋白结合并促使ELF4的第369位丝氨酸发生磷酸化,ELF4与IRF3、IRF7共同启动I型干扰素的转录,发挥抗RNA病毒作用。
(HIPK2的抗病毒作用机制)
文章的通讯作者为我校讲座教授北京大学游富平研究员和耶鲁大学医学院感染学系主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HHMI)Erol Fikrig教授。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操丽丽和我校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杨光教授为并列第一作者,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系荆春霞教授为共同作者。
文章链接:http://stke.sciencemag.org/content/12/573/eaau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