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由原基础医学院于2020年11月更名而成;2016年7月,学校对原医学院进行重组,成立基础医学院。学院设有临床医学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系、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心、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中心和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编辑部;人体解剖学系、组织学与胚胎学系、生理学系、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病原生物学系、病理学系、病理生理学系、药理学系、系统生物医学系10个基础医学教学科研单位;血液学研究所、眼科学研究所(国际眼表疾病协同研究中心)、肿瘤精准医学和病理研究所、老年免疫学研究所、医保大数据研究所、暨南大学分子医学病毒研究所、暨南大学康泰生物疫苗产业研究院/疾病预防控制研究院大数据决策研究所8个研究机构;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4个教学实验平台和田家炳医学实验研究中心1个公共科研实验平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理生理重点实验室、病毒致病及防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小核酸药物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教育厅老年科学粤港澳高校联合实验室、胚胎发育与围产医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靶向药物临床转化中心6个科研平台。

病理学、血液病学为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医学与大健康为广东省重点学科。拥有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公共卫生(MPH)专业学位授权点和药学(临床药理学)专业学位招生方向,拥有基础医学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2个本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专业为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教育部、卫生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学院有广东省基础医学教学示范中心1个以及18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国家级一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一流课程

现有教职工181人,其中正高职称46人、副高职称57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0人。国家级人才、双聘院士、国家高端外国专家人才、“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特支计划”入选者、珠江学者、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等各类人才20人次。

目前全院在研各类科研基金162项,在研课题经费6716.3万元。近五年学院获批各类项目共计214项, 其中,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项(面上项目38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9项、重大项目1项、外国青年学者项目1项,外国优秀青年项目1项),其他国家级项目4项,国家实验室(广州实验室)重点专项1项、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共计58项。近年,学院获得教育部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1项;《中国病理生理学杂志》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入选2022年获得首届广东出版政府奖(期刊奖)。学院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瑞典、波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开展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

学院现有在校生156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77人(含外招生4人),硕士研究生425人(含外招生6人),本科生1063人(含外招生407人)。在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机遇下,我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国家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医疗卫生大健康行业,聚焦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提升医学生职业胜任力的教育方向,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与“三全育人”的医学思政教育体系。近年来多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全国总决赛等获得奖励。

 

(上述文字中的数字统计截至20239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