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教学新尝试:把手术室搬进局部解剖学课堂

发布时间:2019-06-13 发布人:

为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强化本科生在基础医学理论学习阶段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我院人体解剖学系进行了“将手术室搬进局部解剖学课堂”的教学新模式探索,即在局部解剖学课程中加入模拟手术模块,包括标准化病人的接问诊模拟和手术模拟两部分,以腹部手术为重点设置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脾切除术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手术问诊与实践练习。

张文斌老师和外科学的研究生对同学们进行手术基本功的培训

为了使模拟手术情景更加真实,解剖学系购置全套手术器械,包括手术衣、手术铺巾等,还准备了高质量的冷冻人体标本(以下尊称“大体老师”),将解剖学实验室布置成手术室场景,并邀请具有二十多年临床经验的附属第一医院张文斌副教授到场,与负责课程讲授的解剖学系张吉凤副教授相互配合,对同学们进行全程指导。

同学们分工合作认真进行手术

参与授课的2017级临床医学省二医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每小组6名,分为主刀、一助、二助、场外指导、手术护士以及拍照记录人员,进行解剖学知识、疾病知识、诊断方法、手术步骤、术后护理等内容的学习。

同学通过视频直播认真观摩手术

为将临床诊断、医患交流和手术知识、病理诊断有机联合,课堂教学还安排了小组情景演练环节。同学们首先PPT展示病人病情、诊断方法及手术步骤,分别扮演标准化病人(SP)和主治医师等角色,用情景剧的方式展示接诊全过程,随后以主刀、助手、护士等身份利用大体老师进行模拟手术,由张文斌老师从旁指导。张老师立足于自身临床实践经验,对人体结构和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讲解,手术全过程经本地实时录播放送给其他小组的同学观摩学习,张吉凤老师进行场外指导。

模拟手术既是对局部解剖学知识的强化理解,也是了解临床诊疗过程的宝贵经历,通过将理论讲解与实践探索结合,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场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同学们的术后感想:

主刀-乔李梅:非常感谢我们的局解老师,努力的为我们创造这一次模拟手术的机会,这次手术让我意识到,我和真正的医生相差很远,我也会继续努力,我想,我并不清楚我的人生会有多少台手术,但是这次的手术一定会记忆犹新的。

一助-王焜锐:一台手术的顺利完成需要每一个人的齐心协力的配合,并不是主刀医生的独奏,每一个人都要对手术有着充分的知识准备,每一个人都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在手术的过程中,第一个体会就是茫然无措,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知道应该怎么拉钩、怎么去配合主刀,每一步的方法都需要张老师的悉心指导才能顺利的完成。

主刀-黄大胤:首先要感谢大体老师,没有大体老师的奉献就没有这次锻炼的机会人生的第一台模拟手术,虽然了解的理论知识很多,步骤也全记在脑子里了,但开始之后各种变化都感觉自己还是准备得不够充分,尽管已经有心理准备,但实际的情况和书本上文字的差距比想象中的还大,想要当好一名医生,光是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和实践相结合才能走上临床、对病人负责。

手术护士-林雄威:身为手术护士的我,并不能认识手术器械的名称及作用,也不能够熟练的进行最基本的操作“穿针”,我认为这次我的表现不够合格。知道了术前术后护士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感谢两位老师的教导和其他组员的付出!

标准化病人扮演者-刘付恒:在张医生介绍完SP标准化病人后,我们了解到诊断这一环节对于整个疾病的诊治是非常重要的,诊病错误会导致整个手术的无效。由于是第一次尝试术前诊断模拟,我们只准备了症状表现,临床检查和病人关心问题这三个简单的方面,缺少了很多重要的环节,内容略显逊色,不能很好还原场景,需要提高。


(基础医学院 王焜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