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国庆:专注于解剖学学科建设的拓荒人

发布时间:2021-02-05 发布人:学院办公室

“我们解剖学系向哪里去”,这是10余年来郭国庆教授常常念叨的一句话。


解剖学是医学的奠基性学科,医学离不开解剖学。然而,解剖学的工作环境艰苦,科研底子薄,而且要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打交道,很多人不理解解剖,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解剖。近二十年来,解剖学学科面临着后继无人、无法发展的困境。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作为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人体解剖学系主任、党支部书记,郭老师着眼未来,坚持不懈的为年轻人打造了一个功能齐全的神经科学平台,规划了一个充满新元素的解剖学教学体系,数十年来专注于解剖学学科建设的经历给我们以启迪,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切的思考。


 

(郭国庆)


“耐心、踏实、努力”


当你在一个充满刺鼻气味的实验室如何教学生?当你没有经费又没有设备你怎么做科学研究? “耐心、踏实、努力”是郭老师给出的答案,也是郭老师十余年来工作的座右铭。“没有条件我们可以慢慢创造,没有想法我们可以慢慢学习,但是不努力就无法改变现状,无法改变自己”,正是本着这样的思路,郭老师“寄宿”别人的实验室从培养神经元开始,用了10年的时间,逐步建立起了分子克隆、蛋白质纯化、免疫共沉淀、细胞和在体电生理、光遗传、行为学等一系列神经科学的技术,郭老师带领大家堵老鼠洞、清理老鼠屎,和工人一起看图纸,一起规划布局,实验室从原先简陋和局促的空间,发展成为功能分区明确的神经科学实验室。基金也从卫生厅的小项目,到一个国家基金,两个国家基金,三个国家基金,广东省重点项目,文章也从0.2分,逐渐超过了5分,进入神经科学的主流期刊。解剖学学科的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吸引了年轻的科研人员进入教研室,逐渐壮大凝聚成一个朝气蓬勃的科研队伍。原先年轻教师缺乏研究方向,没有基金项目,郭老师给年轻教师规划方向、积累研究基础、修改标书,目前教研室的年轻人每人都有国家的或者省的基金项目,科研的“日子好、信心足”。郭老师经常说:“解剖学的科学研究是从坑里慢慢爬出来的,我们前进的每一步都是巨大的,缺乏耐心、不脚踏实地、不持之以恒的付出努力是无法做到的”。


 

(宽敞明亮的神经科学实验室)

 

“枯藤老树”发新芽


90年代解剖学的科研主要依靠切片和染色两种技术,利用显微镜从宏观水平探索未知的科学世界,无法深入到细胞的内部,从基因和功能的角度解析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研究技术单一,分析问题遗留的“黑洞”多,无法跟上科学前进的脚步。另一方面,解剖学系的教师来自国内不同的医学院校,每个教师的科研方向不稳定也不一致,而且自成一体,整个学科的研究方向多,问题不集中,再加上人员少,无法形成合力解决一个科学问题。就像人的手,如果每个手指各自为战,则无力,但是如果攥成拳头,则可以做到“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面对解剖学科研究存在的问题,郭老师把教研室的科研方向定位于用分子、细胞、电生理和行为学等综合性的手段,解析突触可塑性的机制。大家相互“妥协”,相互“融合”,聚焦于一个研究领域,郭老师也把给爱人买钻石项链的“私房钱”都投入到实验室建设,经过十年的磨合和发展,解剖学学科也从简单的解决神经元突起的生长,慢慢聚焦于树突上的树突棘,从形态学的观察,慢慢走进电生理,从功能学逐渐发展到光遗传和在体电生理,一步一个脚印,像一个辛勤的园丁,浇筑着解剖学这棵枯藤老树,期待着它的枝枝新芽茁壮成长。


 

(与团队成员讨论实验)


不忘初心,传道解惑


一说起解剖人们必然会想起人体标本,也必然会感觉到福尔马林那刺鼻的味道。作为解剖学专业的教师,不醉心于解剖学实验室,把人体结构的形态和特点教给每个医学生,那么,医学的基石必然会崩塌,医学生不会看影像胶片,不会知道病变发生在哪里,更不敢用手术刀做手术。但是解剖学实验室以前的教学条件差,设施简陋,学生除了观察标本,还是观察标本;在进入互联网和数字时代,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顺应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寓教于乐的氛围里把解剖学知识传递给学生?郭老师写了300多份申请报告,写了近20份建设项目书,奔走于学校的各个部门,诉说、沟通,获得理解和支持,改善实验室的教学环境,把原来刺鼻的福尔马林替换成无味的环保固定液,实验室变得宽敞明亮了,学生观察的模型多了、新了,每个实验室还配备了数字化的3D Body,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学习的“节目”多了,兴趣大了,效果也好了。


 

(优良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条件)


郭老师对于学科建设的努力远不止于此。学生解剖的人体标本是一次性的,资源短缺,但是每年的消耗量大,郭老师和技术人员一起,驱车千里,与各个县市的人员沟通,争取支持,保证实验材料的需求。其中的汗水,其中的辛劳,从来没有在脸上显露出来,但是逐渐蹒跚的脚步,满头的白发,肯定不仅仅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解剖学是学以致用的学科,传统的局部解剖学教学只是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标本解剖,认知人体结构。但是学生在进入医院后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才能把所学的解剖学知识用于临床,为了解决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问题,郭老师与外科医生沟通,把他们请进局部解剖学课堂,让他们用生动的临床手术实例教会学生如何利用解剖结构解决手术中遇到的难题;把手术室搬进局部解剖学实验室,让外科医生指导学生在标本上完成阑尾切除、胆囊切除等手术操作,围绕一个个具体的病例,分析实习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学生知道了如何与患者沟通,如何诊断和鉴别诊断,如何进行体格检查,如何使用不同的器械完成手术操作。学生在进入临床后,由于熟悉临床的操作规程,熟悉解剖结构的临床应用,进入角色快,缩短了适应期。郭老师构建的局部解剖学新的教学体系,把基础与临床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面向临床,强化能力培养,让学生从教学中受益无穷,教学改革活动也获得暨南大学第十届教学成果“特等奖”。郭老师说:“虽然这个奖是对我三十年教学工作的认可,但是真正的奖永远来自患者对我们暨南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医疗水平的肯定”。


 

(外科医生走进局部解剖学课堂)


郭老师从事解剖学教学三十余年,教授过近万名学生,洋溢在郭老师脸上的笑容永远是因为知道自己培养的学生掌握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患者身体的病痛。郭老师致力于解剖学学科的发展,拓荒于神经科学研究,是一位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更是一位不忘本真、传道解惑的老师,而且是热爱解剖学教学的老师。


  (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  张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