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计划丨学生骨干专业技能提升计划——擦亮学院金字招牌

发布时间:2021-04-27 发布人:

4月20日,PAR学生骨干专业技能提升计划的第二部分——校园新闻采访及采访稿写作技能培训在医学院530会议室举行,本次培训由辅导员李雁雪老师主持,邀请暨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李梅老师作为主讲人。我院PAR计划成员、杏苗宣传协会、医疗青年志愿服务队新媒体与志愿者管理中心、学生党建中心理论宣传组骨干成员参与。此次培训分两场内容,第一场李老师就自身经验分享新闻采访及采访稿写作技巧,第二场则以“如何对高龄、高级知识分子进行精神关怀”为主题,来谈谈如何将采访技巧运用到针对特定对象的实践工作中。

第一场讲座于18:00开始,李梅就自身从事新媒体运营的工作经验向同学们分享了新闻采访及采访稿写作技巧。她首先对新闻的定义做了阐释,目前常见的新闻可分成硬新闻和软新闻,前者适用于全局采写,相当于以广角镜头对场景进行拍摄;后者则适用于局部采写,类似于聚焦,更具人情温度,由于两种新闻各有特色,所以因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新闻方式。接着她谈到新闻写作的一些具体操作,并给出了优秀新闻稿的标准。从标题而言,要准确、合理、鲜明、生动,根据不同的场景灵活选取标题,而且她强调标题是一篇新闻的灵魂,一定要吸引读者眼球并引发读者的阅读欲望;从导语而言,要开门见山,直接切入事件内容的核心,切忌绵密拖沓;从语言而言,新闻应以真实性第一,追求准确、简洁、客观,采写中不宜出现过于主观的情感表达。最后,针对“擦亮学院的金字招牌”这一选题,各个学院以自身核心特色为题撰写了新闻,李老师选取了其中一些优秀的新闻采写案例供同学们赏析借鉴。

第二场讲座于19:00开始,以“如何对高龄、高级知识分子进行精神关怀”为主题,李梅向同学们传授如何将采访技巧运用到针对特定对象的实践操作中。

首先她立足于这一选题,进行了背景介绍,中国当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离退休高级知识分子作为其中一个特殊的、且人数越来越庞大的群体,其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冲突所带来的情感、人文、心理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重视。根据调查显示,老年人才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很多离退休高级知识分子,特别是60至70岁之间的人表示愿意继续从事自己的事业,但是离退下来就觉得很空虚。她引用了中国教育在线于4月7日发表的一篇题为《平均年龄超80岁!暨南大学“五老”宣讲团讲述入党初心和党史故事》的文章,文章中提到,暨南大学拥有丰富的“五老”资源,其中抗日战争老战士7人,抗美援朝老战士14人,离退休党员教师930人,副高以上职称离退休教师1108人,他们不光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丰富的人生阅历,更有着一颗退休后仍然志愿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光发热的爱心。

李梅讲到,学校相关部门正在策划针对这些“五老”资源的服务和访问活动,她就采访这类群体提出了一些建议,她认为应选取“软新闻”的形式,通过邀约采访对象,进行面对面沟通,以上门拜访或采访的形式最好,可同时参观被采访对象的生活环境,这样有助于刻画采访对象的精神面貌。同时,李梅对于在采访过程中应关注的点和注意的点都进行了说明,并强调学生在采访时要明确自己关注的内容,而不应由被采访人牵引,漫无目的地交谈,在推文的撰写过程中,可以适当带入晚辈视角,将文章写得更加富有情感。最后,李老师对这一主题的新闻采写进行了简要总结和优秀范例推荐,并鼓励学生多采访,多练笔,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采写能力。

本次新闻采写培训,旨在加强同学们对新闻采访及采访稿写作规范的认识,提升学生的采写技能。同时,培训立足于学院即将进行的离退休学院教职工慰问活动,以如何对离退休高级知识分子进行精神关怀为主题进行延伸,则希望号召学生共同关注社会养老事业,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促进医学科学精神和医生人文关怀精神的交融统一。


参会同学发表感想:

20临床医学专业香港学生 张娜娜(医疗青年志愿服务队MVC部门)

这次培训让我对采访和撰写新闻稿都有了清晰且全面的认识。老师为我们详细讲述采访前要做的准备,到采访中要注意的事项以及采访后对内容的整理。这次培训也让我了解到采访并不是简单的对话问答就可以,采访也需要有温度和感情的投入。采访前我们需要站在被采访者角度为其着想,避开一些使其难回答的问题。采访中要有耐心,营造一种轻松的采访氛围,但又必须要掌握主动权,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定的技巧。采访后最好当天整理出采访笔记、录音和思路,因为当天的感触是最深的。这全程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投入,采访后的撰写新闻稿也不例外。老师也为我们讲述了新闻稿撰写的重点和技巧,其中一个吸引人的标题很大程度上就可决定这篇文章阅读量的多少。总之,这次培训让我知道一次成功的采访和一篇高点击量的新闻稿背后都需要有一定的策略和技巧,我很开心能学习到这些,也期待在日后可将这些知识学以致用。

2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内招学生 梁孝萍(党建中心理论宣传组)

新闻——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其实不仅仅是事件描写,更重要的是其不浮于表面的内涵,是其为读者传递的价值观念。作为新闻撰稿人,我们更应当在真实描写事件的同时,抓住事件的重点与亮点,给读者传递信息,并与读者建立联系,将事情更好地报道出来。在采访方面,充足准备是对其最起码的尊重,正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采访过程不仅是简单的你问我答,而是有温度的交流。提升自身本领,努力成为合格新闻人!

18临床医学专业内招学生 廖焕然(党建中心理论宣传组)

这周二,李梅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新闻采写的培训课程,课后感触颇深。作为一名理科生,在我二十多年的人生中,我从来没有过新闻采写方面的经历,而李梅老师的课程让我对这方面有了一个具体的了解。也是通过这次课程,我才知道,原来新闻采写的过程也不简单。新闻分为软新闻与硬新闻,硬新闻重在迅速传递信息,强调时间性,多为动态新闻和现场报道,而软新闻重在引起读者兴趣和情感呼应。而无论哪种新闻,想要吸引读者的眼球,新闻的标题是关键,标题起得好,读者少不了。同时新闻的选题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做新闻的第一步,就是策划选题,选题需要考虑的,就是这篇文章的受众,当面临一个选题时,尽量将自己还原成一名读者,从一个读者的角度问自己,这个选题会被大众认可吗,这个选题值得人们的关注吗……如此,才能选出好的题材。说到新闻,当然也离不开采访,李梅老师就采访前,采访中,采访后这三个方面,给我们讲了采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比如采访前要搜集资料,制作采访提纲,同时尽早联系采访对象等,采访中要营造氛围,掌握采访的主动权等,采访后及时整理采访笔记,录音等等。虽说这一次的培训并不能让我完全掌握新闻采写的全部技巧,但是这一次培训相当于一个入门,具体的采写练习还是要在之后的活动中逐步提升。


文字:谭莉

图片:张伟伦

审核:李雁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