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25 发布人:
广州是世界上少有的绵延千年的商都,具有深厚的商贸历史积淀与包容并蓄的传统文化特质。作为中国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黄埔古港,伫立在黄埔古村当中。如今村中仍保留了大量遗迹和文物,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世代繁盛,见证了黄埔古港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也见证了广州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
为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促使学生通过“一带一路”来理解国际局势与时代进程、理解个人与国家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于 5 月 9 日开展了黄埔古港丝绸之路历史与传统文化研学培训活动,内容包括:了解黄埔古港丝绸之路历史、古村游览和非遗文化扎染体验活动。参与本次活动的有PAR计划指导老师、PAR计划成员、学院学生骨干。
“粤海第一关纪念馆”
活动之初,全体师生参观了“哥德堡号”纪念雕塑、“粤海第一关纪念馆”、古港码头,了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粤海第一关纪念馆”是2006年为迎接瑞典“哥德堡号”仿古商船重访广州而修建的仿古建筑群,有“海上丝路通四海、一口通商下的广州、哥德堡号与广州、繁忙的黄埔古港、黄埔遗韵展新姿”五个单元专题展览,各类文物展览配以讲解员的详细介绍,学生可从中窥见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广州十三行和黄埔古港的兴衰。
“古村遗风”
随后,师生一同游览黄埔古村,体验古村遗风及传统文化,认识岭南祠堂文化。古村布局带有明显的商业特征,村落中心的黄埔直街各种美食、小饰物琳琅满目,彰显着古村的热情。生活于此的当地土著保留着一种鲜活的“慢”状态,如将自种的蔬菜随意摆在空档,用方言相互闲聊,遇上客人则热情招呼。村中罗、冯、胡、梁几大宗族居住界限划分并不明确,交融混居在一起。而这些宗祠群落是他们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宗族文化悠久历史的象征与标志。师生游览梁氏宗祠,从中感悟到了家族的力量,也认识了从梁氏家族走出去的为社会做出了较大贡献的名人,并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扎染体验”
下午,全体师生前往广东非遗梦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进行扎染体验,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教学老师先为大家科普扎染这一传统手工技艺的历史、意义以及传承的必要性、重要性。随后师生在教学老师的指导下观看了一些简易扎染的学习视频以及匠人的成果展示。
扎染的道道工序、针针缝扎、缸缸浸染,都体现着这一技艺的高要求、高品质,在扎染的丰富图案中,记载着其悠久的历史与多彩的生活。师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热情,在亲身动手实践过程中感受着传统民族工艺的魅力。
本次研学之旅,凝聚了师生的向心力,并且增强了大家对于民族历史与传统文化的了解,使得大家对于中华民族的文明有了更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学生心得
周星言:早对学院PAR计划的研学垂涎三尺,终于有机会亲身体验,来到黄埔古港古村历史文化景区。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承载了千年商都的辉煌。在古村中,浓郁的岭南水乡风情和中外交汇产物韵味十足。被村子的人间烟火气息打动,我倒是很羡慕住在村子里的人,能享受远离于繁华都市的别有一番风味的祥和安宁。我记忆犹深的还是亲手体验非遗文化“扎染”,看似简单,失败率极高。老师们细心教学后依然懵懂,踌躇万分,最终选择最简单的渐变,染料为纯天然草本植物“板蓝根”,气味一言难尽,却无毒无害对人体有益。根据个人喜好调节染色深浅,即染色次数,最终出品尚可。最终悟出成功秘诀:耐心、精细、热爱。希望文化能够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邓雅妍:参观了黄埔古港纪念馆,收获颇丰,馆内展示了丰富的文史资料,一段悠久而独特的南粤港口历史在我们面前铺陈开来。中央政府统治广州的历史比我想象的还要长,从东汉到隋唐,经历了南汉乱政到大大小小的割据朝廷,这里从未断绝过中原大地的血脉相连,每一次风浪止息,都显露出黄埔港繁荣的贸易和难以估量的财富。半官半商,以商治商的传统之下,还有广东人民自古以来崇尚的美好精神,大大小小的宗祠匾额书写着对忠孝仁勇悌的追求,这与华夏文明的任何一处没有差别。这次游览,加深了我对这片土地的了解和感情,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认同,也促进了同行友谊,我很感动,也很感激。
马天顺:黄埔古港作为历史悠久的港口,见证了国家兴衰和商业的发展,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节点,黄埔古港有着无可比拟的象征意义。联系当前国际形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越发显得重要,开放包容合作才是国际交往中最迫切需求的。而参观过宗祠之后,更加感叹中国传统宗庙文化以及现在保存之完整。宗亲间相互扶持,上敬老,下扶幼,人与人间的关系和谐美好,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闪光之处在今天也依然指引着我们。扎染体验也非常好,自己动手学习非遗技艺,又能将自己的作品带回珍藏,实在令人印象深刻,只有亲身的实践,才能理解这些非遗技艺的精妙之处,也更能明白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重要性。
陈洁霞:黄埔村见证了广州“丝绸之路”的繁荣。我参观了黄埔古港的博物馆,了解了中欧的贸易往来史,自宋朝以后黄埔古港便在海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 ,南宋时该地已是“海舶聚集之地”。接着我体验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虽看似简单的手工,但想要做出精致的花纹是非常难的,在体验该手工时,由衷感谢那些艰苦守护的传承人,让老祖先的智慧得以延续。
温嘉婷:黄埔古港是南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我们在参观博物馆了解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并体验到了岭南村落的风情。扎染体验活动,更是让我们了解到原来扎染的手法有如此多,让我慢慢喜欢上了扎染这个中国传统手工艺术文化。感谢老师能给予我们机会可以了解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世代繁盛,见证了黄埔古港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也见证了广州的巨大变迁。感谢!
罗绎珽:研学活动体会最深为扎染。我向来愿意接触传统文化,但总是纸上谈兵,“纸上得来终觉浅”。然而我从阅读和影视里也知道,传统文化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技艺手法,匠心天工,并不能靠一次接近一蹴而就,而深深隐埋在这些技法中的文化血脉,民族精神更是难窥一斑。扎染的图案斑驳缤纷,一扎一缬,推染曝晒,在入门级的学习里,其实依然对这样的民族智慧结晶心生膜拜。大师手下,点翼成蝶,转针黹线,黼黻古色。那些昳丽讲究的和谐花纹,如华夏图腾,在同心向圆,对称叠花中渗透着中庸端正的东方思维。而真实上手,描图引线,扎绑紧勒。丝滑的巾子浸入板蓝根染液,微微药味起来了,蓝色也敷上绵线。染后拧干,待黄化蓝,便复染,来回六次,再去浣洗,拆开扎线,在普蓝的面上绽开络绎白纹。那时,自手艺劳动里收获的一份艺品,毋论成品何相,当然“敝帚自珍”。在此间,从劳动里汲取的快乐足以填满一个初学者的心。而面对这样可以精益求精的文化技艺,一个初学者怎不如向泰山而自卑,向南海而弱己。而这样的文化技艺完全不摈弃愿意接近它的初学者,它早不时于我们面前,展现它扎根于我们本心的魅力。扎染一类的传统文化技艺,更是文明的活化石。戏曲,纺织,器乐,服饰也都很能引人入胜,望往后有机会学习。